楊建華,男,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工學博士。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博/碩士生導師,中國礦業大學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機電裝備健康預測與智能故障診斷、先進信號處理技術、復雜結構建模與動力學分析、非線性隨機振動與工程應用、新型工程機械。
科研項目: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
科研成果:截至2018年9月,以第一/通訊作者在一、二區期刊及其他主流期刊發表SCI論文44篇,EI論文4篇,出版專著1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
學術兼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議人,教育部學位論文評審專家,振動工程學會隨機振動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振動工程學會會員,國內外幾十種主流SCI期刊審稿人。
交流合作:與美國密歇根大學,波蘭盧布林工業大學,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著名教授的課題組等保持著長期的交流與穩定的合作關系,與國內相關知名企業和研究所進行密切的產學研合作。
學生培養:獨立培養研究生8名,1人已畢業,5人次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劉曉樂(本科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2014級保研生, 獲得2016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現任職于艾歐史密斯南京公司);黃大文(本科畢業于河北工程大學,2016級保研生,獲得2017、2018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張景玲(本科畢業于江蘇師范大學,2016級統考生,獲得2018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張帥(本科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2017級統考生);高俊喜(本科畢業于東北大學,2017級統考生);單振(本科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2018級統考生);吳呈錦(本科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2018級保研生,獲得2018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楊晨(本科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2018級統考生)。
培養理念:“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側重培養學生立足于社會的能力。和諧的課題組氛圍,完善的課題組制度,濃厚的科研環境,充裕的項目經費,自由的科研空間,充沛的輔導精力,全力支持學生實現自己的科研想法,各方面保證學生優先。進入本課題組實現經濟自立,離開本課題組實現科研自立。
招生專業:招收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碩士生與博士生。
招生要求: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能夠團結協作,有大局意識,吃苦耐勞,勇于探索,熱愛科研的學生。優先招收直博生,保研生,碩博連讀生,有較高級別科研成果和比賽獲獎,統考成績排名前10%,本科所在專業排名前10%,企業和研究所技術骨干,以及有一技之長的學生,謝絕旨在混取學位的考生。
課題組微信公號:PHM-CUMT
Email:jianhuayang@cumt.edu.cn